城卫发〔2023〕83号
关于印发《阳泉市城区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医疗集团、义井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
根据阳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阳泉市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卫基层发〔2023〕2号)要求,现将《阳泉市城区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阳泉市城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2023年7月21日
(此页无正文)
阳泉市城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办公室 | 2023年7月21日印发 |
阳泉市城区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乡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我区农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疗机构建设管理的意见》(晋卫基层发〔202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阳卫发〔2021〕49号)《2023-202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动计划》(晋医改办发〔2023〕1号)《阳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阳泉市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卫基层发〔2023〕2号)总体安排和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实施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深入贯彻“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完善体系、优化格局、补齐短板、均衡发展”的思路,以保障乡村居民享有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着力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加快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共同提升。利用三年时间(2023-2025 年),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一)加强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根据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管理模式,结合我区人口分布、服务半径等实际情况,加强义井镇卫生院建设:继续以维护当地居民健康为中心任务,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院前急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防控等职能,具备基本临床检测检验和信息化运用的能力。负责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工作。
(二)拓宽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利用区医疗集团“六统一”优势,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推动义井镇卫生院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支持卫生院开展康复护理、精神专科等特色服务和专科病区等建设。在床位设置、服务项目、技术准入、用药目录、专项投入、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财政重点支持义井镇卫生院开展特色科室和专科病区建设。
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和服务绩效评价,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2023年义井镇卫生院建设达到基本标准要求。
(三)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乡一体化管理,持续加强县乡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使用,形成辖区内医疗卫生数据互联互通。同时要与全市的电子健康卡互联互通,将智慧医疗的便民惠民措施下沉到乡、村。充分运用“5G”技术,完善远程诊疗服务。
(四)建立完善急救转诊体系。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急救转诊网络。结合辖区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分布,统筹人口规模、服务需求,优化基层急救转诊网络布局,重点提高中毒、创伤、卒中等院前急救转运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区级公立医院和义井镇卫生院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急救体系整体服务功能。加强义井镇卫生院急救车辆和装备配置,满足常转运和疫情防控需求。完善实时交互智能急救网络平台建设,健全以覆盖农村地区10-20公里为服务半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急救转诊网络,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五)促进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对照《山西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开展村卫生室建设提档升级工程,做到产权共有、建设标准、形象统一、管理规范。全面加强村卫生室基础设施设备、人员、药品、器械配备,推动村卫生室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六)完善村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村医岗位补助,从2023年1月1日起,按照行政村“一村一室”的原则,给予乡村医生每月1000元岗位补助,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基本药物补助和一般诊疗费等各项收入,乡村医生年收入不低于30000元,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岗位吸引力。
提高村医养老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在岗村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助标准360元/人年、退养村医养老生活补贴200元/月,大学生村医补助12000元/年标准,并建立退养补助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退养补助水平。
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统一为乡村医生购买医疗责任险,化解乡村医生执业风险。鼓励探索村卫生室运行维护费用用于医疗责任险保障费用。
(七)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全部村卫生室要纳入县乡一体化信息化建设当中,区级县乡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积极与省卫健委的智能辅助医疗对接,按照省卫健委要求在村卫生室实施“AI医生进乡村”项目。
(八) 促进村医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深化乡村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招村用”招聘工作,利用乡镇卫生院空余编制,逐年下达招聘计划,通过公开招聘,将考核通过人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落实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引导乡村医生向执业化转化,逐步实现村医身份转变。
对于扎根农村、子(女)承父业、世代为医的乡村医生,给予学历提升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便利。
(九)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百名医师传帮带,千乡(镇)万村兴中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活动。建立1个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并定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规范、提高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确保全区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实现“乡乡都有中医馆,院院都有中医师,村村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目标。
三、工作安排
(一)方案启动阶段(2023年7月1日-7月31日)
区卫体局按照市级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调研,科学谋划,形成城区工作方案。
(二)方案实施阶段(2023年8月1日-2025年10月31日)
按照确定的工作方案开展工作。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工作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每年年底前上报本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三)评估总结阶段(2025年11月1日-12月31日)
区卫体局组织开展评估与总结,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推广复制好的经验做法,促进我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组织保障
(一)压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抓落实提高执行力工作要求,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落实、投入保障、监督管理责任,切实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位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符合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二)加强投入保障。落实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政府足额安排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确保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均衡健康发展。
(三)强化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区主考、市复核、省抽查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考核评价机制,从今年起对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开展考核评价。对照有关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和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监测评价、考核评估。通过考核评价,补足基层的短板弱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能力。
(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做好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政策的解读,进一步凝聚强基层的发展共识。要在推动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发展。要加大对涌现出的优秀乡村医务人员先进事迹的宣传表彰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发展基层、关心关爱基层的良好氛围。